目前,廢鐵的回收處理方法一般采用直接埋、焚燒、洗滌、裂解等方法,但有毒物質釋放,容易造成空氣或土壤等環境的嚴重二次污染,國家環境保護政策不允許這樣做或限制這些處理方法。廢鋰電池的回收方法是物理方法,其明顯的特點是環境污染小、綜合利用率高、附加值大,是未來電子廢物處理的發展趨勢;其缺點是處理成本略高于焚燒或洗滌的回收方法。由于廢鋰電池韌性大,多為平板,金屬和非金屬難以分離,物質種類多,分離分解工藝復雜,決定了廢鋰電池的回收處理難度。
綜上所述,我國現有的廢舊鋰電池回收設備大部分工藝技術還不成熟,有的屬于中試或實驗階段,不適合大規模工業生產,其他大部分屬于小單機小批量生產。這些處理設備存在能耗高、產能低、破碎后分離不太好、細度范圍大等缺陷,使得重力分選效率低下。一般來說,金屬的回收率低于90%。由于生產成本高、勞動強度高、經濟效益不理想,無法進行工業生產。
因此,目前我國廢鋰電池的處理方法很為原始。對于鋰電池中稀有或貴重金屬部件,采用焚燒或強酸溶解的方法,即去除其他成分后留下貴金屬。這一過程將產生大量的三廢。由于沒有環境保護措施,對環境和工人造成相當大的危害,這些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。